骨髓移植是什麼?
作者:黃懷萱
「骨髓移植」,這四個字聽起來很恐怖。很多人會在腦中自動浮現出:「把你的骨頭放到我身上」的畫面。
但實際上,對病人而言,「骨髓移植」的過程,其實就和「輸血」沒兩樣。只是這包「血」裡充滿著滿滿的「造血幹細胞」。
因為現在的造血幹細胞,不一定要從「抽骨髓」的過程中取得,所以,現在「骨髓移植」已經被正式更名為「造血幹細胞移植」。依據造血幹細胞的來源,又可以分為「自體」和「異體」。依照取得造血幹細胞的方式,可分為「骨髓造血幹細胞」和「周邊血造血幹細胞」。
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
依字面上來看,就是造血幹細胞來自病人本身。
那麼,為什麼要做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」呢?
因為有些病人,雖然癌症的狀況不好,但疾病仍然對化學治療很有效;所以,醫師很希望病人能有機會接受「高劑量化學治療」,讓病人的疾病獲得更好的控制。
但是,高劑量的化學治療,常會讓病人的骨髓功能無法回復,造成所有的血球數目都低下,進一步危及病人生命。因此,需要事先保留病人自己的造血幹細胞,來救自己的造血器官—骨髓。
所以,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的重點,不在「移植」這件事,而是移植前的「高劑量化學治療」,才是我們最重要的治療。
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
相對於「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」,就是幹細胞來自於別人的「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」。
異體造血幹細胞常用於兩種狀況:
- 血液惡性疾病,醫師們希望藉由免疫細統的攻擊,來控制病情。
- 良性疾病,但病人血球低下;或是某些遺傳性疾病,會造成病人血球問題。此時,是用別人正常的造血細胞,來替代病人出問題的造血細胞。
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,在第一種狀況下,醫師們希望病人能有一些「排斥」。有排斥時,通常表示捐者的免疫細胞,會攻擊並清除病人的癌細胞。
第二種狀況,就是我們一般認知的器官移植的概念。但仍有可能發生「排斥」,在良性疾病的病人身上,醫師們會盡力把排斥控制在最低。
結語
由此可知,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,與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,所用的治療手段,與希望達到的治療目的,是完全不同的。
自體造血幹細胞移植,可以視作化學治療;而異體造血幹細胞移植,則是細胞治療。